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4-28 00:49:36  浏览:867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教育部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2〕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
问题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oo二年三月二日


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
教育部 公安部 人事部 劳动保障部

(二OO二年二月八日)

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大量劳动者和各方面专门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
质,关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
才资源,合理使用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
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为高校毕业生施展才华创造条件。为切实做好这
项工作,现就进一步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清形势,深化改革。高校扩大招生后,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迅速增加。由于思想观
念、体制和工作等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一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
难。从总体来说,目前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还远远不足,高校毕业生在地区
的分布和结构上也不平衡,就业困难只是结构性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
观念,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
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二、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在国务院领导下,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
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协调机构,统筹做好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抓紧调查研究,认真研究分析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把高校
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提出深化改革、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
问题的具体措施。
三、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高校要根据国家“十五”计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
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加快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使高校培养
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实际需要。
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
设置不合理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学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
为了适应就业需要,要加强对高等专科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书。深化用人制度改革,逐步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劳动保障、教
育和人事部门要积极研究探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具体办法。
四、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是解决高
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各级人民政府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的
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渠道,引导并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
1.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定编和教师资格的认定工作,坚决清退不
合格的教师和代课教师,空出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
量。
2.继续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 50号)精神,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
教、支农、支医、扶贫等工作,经过两三年锻
炼,根据工作需要从中选拔优秀人员到县、乡(镇)机关和学校或企业事业单位担任领导工作,
或充实到基层金融、工商、税务、审计、公安、司法、质检等部门。上述部门、单位的领导和专
业工作岗位,原则上都应由具备大学学历以上并具有相关专业证书的人员担任。
3.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对原籍在中、东部地区的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的,
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根据本人意愿,户口可迁到工作地区,也可迁回原籍,由政府主管部门所
属的人才交流机构提供免费人事代理服务;到西部贫困边远地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提前定
级,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高定工资标准。
4.录用到各级政府机关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要安排到基层支教、支农、扶贫或到企业
锻炼一至二年。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考试录用的公务员,要安排到西部地区
基层单位锻炼一至二年。
五、切实解决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
生,公安机关要积极放宽建立集体户口的审批条件,及时、便捷地办理落户手续。用人单位要按
照国家有关规定与所聘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缴纳社会保险费,
保障其合法权益。从事个体经营和自由职业的高校毕业生要按当地政府的规定,到社会保险经办
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交纳社会保险费。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商和税收部门要
简化审批手续,积极给予支持。上述人员的档案管理,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六、制订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
1.落实企业用人自主权的规定,鼓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多招聘高校毕业生。
2.取消对接收高校毕业生收取的城市增容费、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费、出系统费和其
他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政策。
3.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放开对吸收高校毕业生落户的限制。省会以上城市也要根据需要,
积极放宽高校毕业生就业落户规定,简化有关手续。公安部门对应届毕业生凭用人单位与毕业生
签定的《就业协议书》和高校毕业生所持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生就业报到证》办理其落户手续;对非应届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劳动合同和《普
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办理其落户手续。
七、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政策。对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档案
管理机构对保管其档案免收服务费用。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将其户口转至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或
两年内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超过两年仍
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和档案管理机构将其在校户口及档案迁回其入学前户籍所在
地。
八、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秩序。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应主要在高校
内举办。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须经当地省级人民政府主管部
门批准,并接受其监督。要采取措施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贯
通,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
九、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加强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使高校毕业生树立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
习的观念,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
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加强就业指导,全面
提高服务水平。新闻媒体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报道,提高用人单位对这项工作的认
识,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宣传在基层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校毕业生的典型事迹,在
全社会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别是到基层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执行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执行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3年12月11日 财际[2003]10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不含西藏)财政厅(局):
为加强财政部门对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执行工作的监督检查,提高贷(赠)款项目执行质量和贷(赠)款资金使用效率,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项目目标的实现,我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国际金融组织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管理暂行规定》制定了《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执行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我部国际司联系。
特此通知。
附件: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执行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附件:

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执行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一、为加强财政部门对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执行工作的监督检查,提高贷(赠)款项目执行质量和贷(赠)款资金使用效率,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项目目标的实现,根据《国际金融组织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称“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建设的项目。
三、财政部作为国务院授权的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的对外窗口和对内归口管理部门,应对所有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贷(赠)款项目高质量地实施,贷(赠)款资金正确有效地使用,贷款债务按时足额地归还。
四、地方财政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的债权债务代表以及地方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的归口管理部门,应对本地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项目的执行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贷(赠)款资金的有效使用及相关贷款债务的按时偿还。
五、财政部门对贷(赠)款项目执行的监督检查,应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检查工作必须以保证项目实施质量和贷(赠)款资金使用效率为主要目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六、监督检查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项目目标实现情况;
2.项目财务管理与财务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3.贷(赠)款资金的报账支付与使用情况(支付进度,拨付及时与使用正确与否,专用账户的管理等);
4.各级贷(赠)款资金和配套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
5.贷款本金、利息和承诺费的偿还情况;
6.采购进度与计划完成情况,采购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情况;
7.技术援助资金使用情况及问题;
8.项目内容调整情况;
9.项目有关环境行动计划、移民安置计划的执行情况;
10.项目整体执行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异情况及其原因;
11.项目还贷准备金建立和使用管理情况;
12.完工项目的验收交付使用情况;
13.其他需要关注的内容。
七、财政部门对项目执行的监督检查,应延伸至项目完工后的运营阶段。财政部门应对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发挥情况以及各项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项目的债务偿还情况及有关的偿债安排进行检查监督。
八、监督检查工作应以经常性检查为主,重点抽查为辅,普遍性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手段,建立起完整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
财政部对项目的检查应侧重于重点抽查和专项检查,而地方财政部门则应侧重于进行经常性检查和普遍性检查。
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应至少两年组织一次,经常性检查和普遍性检查原则上应至少6个月组织一次。
除财政部门自身专门组织的上述检查外,国际金融组织每年均要对其贷(赠)款项目进行例行的项目检查。财政部门应参与国际金融组织的相关项目检查活动。
九、项目单位应及时将报送给国际金融组织的有关进度报告、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和采购报告报送给当地财政部门和财政部。同时,如上述第六条中所列相关内容未包含在此类报告中,则项目单位应按季度就这些内容报送专题报告。财政部门应认真审阅项目单位所报送的有关报告。对于年度审计中提出的问题,财政部门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与措施,确保问题得以解决和纠正。
十、除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的有关项目检查和督导团外,财政部门必须定期组织和安排独立的实地项目检查,针对上述第六条所列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了解,并写出独立的检查报告报送上级财政部门,必要时应报送当地人民政府。
十一、实地检查除听取汇报外,还应采取查阅书面记录、审核会计账簿、现场调查核实等方式,务求检查结果真实可靠。
十二、由财政部门负责专用账户管理和提款报账工作的项目,财政部门应结合有关提款报账申请的审核,对其中存在问题或有疑问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专项调查。
各级财政部门应对本部门负责的提款报账资金的拨付及时性和使用正确性进行定期自查,同时,应经常性地对各级项目单位报账和资金拨付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与正确性进行检查,并就有关检查的结果、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写出报告,报送上级财政部门。
上级财政部门应对下级财政部门的提款报账和资金拨付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十三、财政部门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聘请或委托专门的中介机构或咨询专家,对具体的项目进行重点检查或对所有项目进行专项检查。
受聘或受委托进行项目监督检查的中介机构或咨询专家,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了解国际金融组织的规定和要求,熟悉国内有关规章制度。
财政部门在聘请或委托中介机构或咨询专家进行项目检查时,应为其规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签订正式的工作合同。中介机构或咨询专家受聘或受托对项目进行的检查,应对相关财政部门完全负责,检查结束后应提交详细的检查工作报告。
财政部门应根据中介机构或咨询专家的检查报告,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与核实,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报告。
十四、上级财政部门在必要时可聘请咨询专家或有关专业人员对下级财政部门的项目监督、贷(赠)款管理、资金拨付、债务偿还以及其他有关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专门检查,以督促提高财政部门本身的各项工作质量。
十五、各级财政部门在监督检查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除了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外,均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限期予以解决和纠正。涉及招标采购、资金拨付与使用、配套资金的提供、无故拖欠债务等项目执行本身的问题,以及其他一些违反国际金融组织规定和国内相关规定的问题,可采取暂停贷(赠)款资金支付、收回提款签字权、要求退回已支付资金等惩罚性措施,以督促问题的尽快解决。
十六、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财政部门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及上级财政部门汇报,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核实工作,对于调查属实的问题,应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十七、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地方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及财政部其他相关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十八、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下发《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下发《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的通知
财政部




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党中央有关部门,中央直管企业集团,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上海、青岛、厦门、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做好2000年度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工作,及时掌握国有建设单位财务状况、资金使用效果等基础情况,我们根据《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了《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报表编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的汇编范围是:实行独立核算的国有建设单位。包括:当年安排基本建设投资,当年虽未安排投资但有在建工程、停缓建项目和资产已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项目的建设单位。但不包括经各级财政部门批准实行基本建设财务和企业财务并
轨的单位。
二、本套报表按照各建设单位的隶属关系上报、汇总,即:中央建设单位由国务院各部门(单位)负责编制、汇总,经审核后上报财政部审核批复;地方建设单位由同级主管部门审查汇总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和有关国资部门负
责将本地区的会计决算报表汇总上报财政部;中央和地方拼盘建设项目,按照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比例分别报中央主管部门和地方同级主管部门(同级财政)。
三、各地区、各部门及各建设单位要在做好建设单位资金清理、账务核实的基础上,认真编制决算报表,保证数据准确、真实、可靠和合法,并按规定认真做好决算报表录入、审核、汇总及上报等工作。
四、需分户编制、录入本套报表的基本单位为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建设单位和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企业。
五、各地区、各部门应将审核无误的决算报表及报表附注、汇总及分户数据软盘,于2001年3月31日前一式两份上报财政部(中央单位分别报统计评价司一份和相关业务司一份)。各地区、各部门决算汇总报表以万元为单位上报,分户数据以元为单位上报,报表附注应对年度基
本建设财务的全面状况做详细说明,特别是对国债专项资金的到位、使用情况做重点说明。
六、凡经财政部审核批准,基建财务与企业财务已经并轨的建设单位,应按照《关于印发〈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和〈企业基建业务有关会计处理办法〉的通知》(财会字〔1998〕17号)规定的报表格式,由各地区、各部门审核汇总后作基建附表上报财政部。
七、《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的“数据处理软件”将另行下发。
各级财政部门和各中央部门(单位)要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所属的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认真做好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的布置、汇总、上报工作。

附件一:

---------------------------------------------------
| |
| 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 |
| |
| |
| (单位公章) |
|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 |
| |
| 财务负责人:___________ |
| |
| 填 表 人:___________ |
| |
| 电话号码:____________ |
| |
| 报送日期: 2001年__月__日 |
| |
| |
| |
|-------------------------------------------------|

|单位统一代码 | |
| |单位性质:1.行政 2.事业 3.企业 □ |
|(各级技术监督局核发) □□□□□□□□□ | |
|------------------------|------------------------|
|隶属关系: □□□□□□—□□□ | |
| |所在地区:(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
| (国家标准:行政隶属关系代码—部门标识代码)| |
|------------------------|------------------------|
|报表类型 0.单户 □ |备用码 □□□□□□|
---------------------------------------------------

资金平衡表
财建01表
编制单位: 2000年12月31日 单位:元
-----------------------------------------------------
| 资金占用 |行次|年初数|年末数| 资金来源 |行次|年末数|
|----------------|--|---|---|----------------|--|---|
|一、基本建设支出合计 |1 | * | |一、基建拨款合计 |39| |
|----------------|--|---|---|----------------|--|---|
|(一)交付使用资产 |2 | * | |(一)以前年度拨款 |40| |
|----------------|--|---|---|----------------|--|---|
|1.固定资产 |3 | * | |(二)本年预算拨款 |41| |
|----------------|--|---|---|----------------|--|---|
|2.流动资产 |4 | * | |(三)本年基建基金拨款 |42| |
|----------------|--|---|---|----------------|--|---|
|3.无形资产 |5 | * | |(四)本年进口设备转账拨款 |43| |
|----------------|--|---|---|----------------|--|---|
|4.递延资产 |6 | * | |(五)本年器材转账拨款 |44| |
|----------------|--|---|---|----------------|--|---|
|(二)待核销基建支出 |7 | * | |(六)本年煤代油专用基金拨款 |45| |
|----------------|--|---|---|----------------|--|---|
|(三)转出投资 |8 | * | |(七)本年自筹资金拨款 |46| |
|----------------|--|---|---|----------------|--|---|
|(四)在建工程 |9 | | |(八)本年国债专项资金补助 |47| |
|----------------|--|---|---|----------------|--|---|

|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10| | |(九)本年专项建设基金拨款 |48| |
|----------------|--|---|---|----------------|--|---|
|2.设备投资 |11| | |(十)本年维护费拨款 |49| |
|----------------|--|---|---|----------------|--|---|
|3.待摊投资 |12| | |(十一)本年其他拨款 |50| |
|----------------|--|---|---|----------------|--|---|
|4.其他投资 |13| | |(十二)待转自筹资金拨款 |51| |
|----------------|--|---|---|----------------|--|---|
|二、应收生产单位投资借款 |14| | |(十三)预收下年度预算拨款 |52| |
|----------------|--|---|---|----------------|--|---|
|三、器材 |15| | |(十四)本年交回结余资金 |53| |
|----------------|--|---|---|----------------|--|---|
| 其中:待处理器材损失 |16| | |二、项目资本 |54| |
|----------------|--|---|---|----------------|--|---|
|四、货币资金合计 |17| * | |三、项目资本公积 |55| |
|----------------|--|---|---|----------------|--|---|
| 其中:银行存款 |18| * | |四、基建借款 |56| |
|----------------|--|---|---|----------------|--|---|

|五、预付及应收款合计 |19| * | | 其中:基建投资借款 |57| |
|----------------|--|---|---|----------------|--|---|
|1.预付备料款 |20| * | | 其中:国债转贷资金 |58| |
|----------------|--|---|---|----------------|--|---|
|2.预付工程款 |21| * | |五、企业债券资金 |59| |
|----------------|--|---|---|----------------|--|---|
|3.预付大型设备款 |22| * | |六、待冲基建支出 |60| |
|----------------|--|---|---|----------------|--|---|
|4.应收有偿调出器材及工程款 |23| * | |七、应付款合计 |61| |
|----------------|--|---|---|----------------|--|---|
|5.应收票据 |24| * | |(一)应付器材款 |62| |
|----------------|--|---|---|----------------|--|---|
|6.其他应收款 |25| * | |(二)应付工程款 |63| |
|----------------|--|---|---|----------------|--|---|
|六、有价证券 |26| * | |(三)应付有偿调入器材及工程款 |64| |
|----------------|--|---|---|----------------|--|---|

|七、固定资产合计 |27| * | |(四)应付票据 |65| |
|----------------|--|---|---|----------------|--|---|
| 固定资产原价 |28| * | |(五)应付工资 |66| |
|----------------|--|---|---|----------------|--|---|
| 减:累计折旧 |29| * | |(六)应付福利费 |67| |
|----------------|--|---|---|----------------|--|---|
| 固定资产净值 |30| * | |(七)其他应付款 |68| |
|----------------|--|---|---|----------------|--|---|
| 固定资产清理 |31| * | |八、未缴款合计 |69| |
|----------------|--|---|---|----------------|--|---|
|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 |32| * | |(一)未缴税金 |70| |
|----------------|--|---|---|----------------|--|---|
| |33| | |(二)未缴基建收入 |71| |
|----------------|--|---|---|----------------|--|---|
| |34| | |(三)未缴基建包干结余 |72| |
|----------------|--|---|---|----------------|--|---|
| |35| | |(四)其他未缴款 |73| |
|----------------|--|---|---|----------------|--|---|
| |36| | |九、上级拨入资金 |74| |
|----------------|--|---|---|----------------|--|---|
| |37| | |十、留成收入 |75| |
|----------------|--|---|---|----------------|--|---|
| 资金占用合计 |38| | | 资金来源合计 |76| |
-----------------------------------------------------

基建投资表
财建02表
编制单位: 2000年12月31日 单位:元
-------------------------------------------------------
| | | | 基建投资拨借款 | 基本建设支出
| | | |---------------------------|------------------
| | | | | 其中 | | 已移交资产 | |
|建设|开工|概| |------------------------| |-----------| |
|项目| |算|累计|国家拨款 | | | |基建投资借款| | | | | | |在建|
|名称|日期|数| |-----|单位|国家|法人|------|企业| |固定|流动|无形|递形| |
| | | | |小|国债专| | | | |国债转|债券|累计| | | | | |
| | | | | |项资金|拨款|资本|资本|小计| |资金| |资产|资产|资产|资产|工程|
| | | | |计|补 助| | | | |贷资金| | | | | | | |
|--|--|-|--|-|---|--|--|--|--|---|--|--|--|--|--|--|--|
| |1 |2|3 |4| 5 |6 |7 |8 |9 |10 |11|12|13|14|15|16|17|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 注 |
-----|-----|
| | | |
待核|转出|项目|项目|
销基| | | |
建支| | | |
出 |投资|性质|类型|
| | | |
| | | |
--|--|--|--|
18|19|20|21|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项目性质:1.新建 2.扩建 3.续建 4.其他
项目类型:1.经营性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2.经营性项目(未实行项目法人制) 3.非经营性项目

待摊投资明细表
财建03表
编制单位: 2000年12月31日 单位:元
---------------------------------
| 项 目 | 行次 |本年数|累计数|
|------------------|----|---|---|
|1.建设单位管理费用 | 1 | | |
|------------------|----|---|---|
|2.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 | 2 | | |
|------------------|----|---|---|
|3.勘察设计费 | 3 | | |
|------------------|----|---|---|
|4.研究实验费 | 4 | | |
|------------------|----|---|---|
|5.可行性研究费 | 5 | | |
|------------------|----|---|---|
|6.临时设施费 | 6 | | |
|------------------|----|---|---|
|7.设备检验费 | 7 | | |
|------------------|----|---|---|
|8.延期付款利息 | 8 | | |
|------------------|----|---|---|
|9.负荷联合试车费 | 9 | | |
|------------------|----|---|---|

|10.包干结余 | 10 | | |
|------------------|----|---|---|
|11.坏账损失 | 11 | | |
|------------------|----|---|---|
|12.借款利息 | 12 | | |
|------------------|----|---|---|
| 其中:资金占用费 | 13 | | |
|------------------|----|---|---|
|13.减:财政贴息资金 | 14 | | |
|------------------|----|---|---|
|14.减:存款利息收入 | 15 | | |
|------------------|----|---|---|
|15.合同公证费及工程质量监测费 | 16 | | |
|------------------|----|---|---|
|16.企业债券利息 | 17 | | |
|------------------|----|---|---|
|17.土地使用税 | 18 | | |
|------------------|----|---|---|
|18.汇兑损益 | 19 | | |
|------------------|----|---|---|

|19.国外借款手续费及承诺费 | 20 | | |
|------------------|----|---|---|
|20.施工机构转移费 | 21 | | |
|------------------|----|---|---|
|21.报废工程损失 | 22 | | |
|------------------|----|---|---|
|22.耕地占用税 | 23 | | |
|------------------|----|---|---|
|23.土地复垦及补偿费 | 24 | | |
|------------------|----|---|---|
|24.投资方向调节税 | 25 | | |
|------------------|----|---|---|
|25.固定资产损失 | 26 | | |
|------------------|----|---|---|
|26.器材处理亏损 | 27 | | |
|------------------|----|---|---|
|27.设备盘亏及毁损 | 28 | | |
|------------------|----|---|---|
|28.调整器材调拨价格折价 | 29 | | |
|------------------|----|---|---|
|29.企业债券发行费 | 30 | | |
|------------------|----|---|---|
|30.其他待摊投资 | 31 | | |
|------------------|----|---|---|
|31.合计 | 32 | | |
|------------------|----|---|---|
|32.已摊销数 | 33 | | |
---------------------------------

基建借款情况表
财建04表
编制单位: 2000年12月31日 单位:元
-------------------------------------------------------------
| | |年初借|本年实际借款数|本年还款数|本年贷款转资本金数|本年豁免数|年末借|
| | | |-------|-----|---------|-----| |
| 借 款 种 类 |行次|款余额|本 金|利 息|本金|利息| 本金 | 利息 |本金|利息|款余额|
| | |---|---|---|--|--|----|----|--|--|---|
| | | 1 | 2 | 3 |4 |5 | 6 | 7 |8 |9 |10 |
|------------------|--|---|---|---|--|--|----|----|--|--|---|
|一、基建投资借款合计 |1 | | | | | | | | | | |
|------------------|--|---|---|---|--|--|----|----|--|--|---|
|(一)拨改贷投资借款 |2 | | | | | | | | | | |
|------------------|--|---|---|---|--|--|----|----|--|--|---|
|(二)国家开发银行投资借款 |3 | | | | | | | | | | |
|------------------|--|---|---|---|--|--|----|----|--|--|---|
| 其中:用软贷款安排的投资 |4 | | | | | | | | | | |
| 借款 | | | | | | | | | | | |
|------------------|--|---|---|---|--|--|----|----|--|--|---|
|(三)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委托借款 |5 | | | | | | | | | | |
|------------------|--|---|---|---|--|--|----|----|--|--|---|
| 其中:基建基金委托借款 |6 | | | | | | | | | | |
|------------------|--|---|---|---|--|--|----|----|--|--|---|
| 其他委托借款 |7 | | | | | | | | | | |
|------------------|--|---|---|---|--|--|----|----|--|--|---|
|(四)部门统借基建基金借款 |8 | | | | | | | | | | |
|------------------|--|---|---|---|--|--|----|----|--|--|---|
|(五)部门基建基金借款 |9 | | | | | | | | | | |
|------------------|--|---|---|---|--|--|----|----|--|--|---|

|(六)国债转贷资金 |10| | | | | | | | | | |
|------------------|--|---|---|---|--|--|----|----|--|--|---|
|(七)特种拨改贷投资借款 |11| | | | | | | | | | |
|------------------|--|---|---|---|--|--|----|----|--|--|---|
|(八)商业银行投资借款 |12| | | | | | | | | | |
|------------------|--|---|---|---|--|--|----|----|--|--|---|
|(九)煤代油投资借款 |13| | | | | | | | | | |
|------------------|--|---|---|---|--|--|----|----|--|--|---|
|(十)停缓建维护费借款 |14| | | | | | | | | | |
|------------------|--|---|---|---|--|--|----|----|--|--|---|
|(十一)国外借款 |15| | | | | | | | | | |
|------------------|--|---|---|---|--|--|----|----|--|--|---|
|(十二)其他投资借款 |16| | | | | | | | | | |
|------------------|--|---|---|---|--|--|----|----|--|--|---|
|二、国内储备借款 |17| | | | | | | | | | |
|------------------|--|---|---|---|--|--|----|----|--|--|---|
| 其中:中央基建储备借款 |18| | | | | | | | | | |
|------------------|--|---|---|---|--|--|----|----|--|--|---|
|三、周转借款 |19| | | | | | | | | | |
|------------------|--|---|---|---|--|--|----|----|--|--|---|
|四、生产自立借款 |20| | | | | | | | | | |
|------------------|--|---|---|---|--|--|----|----|--|--|---|
| 合 计 |21| | | | | | | | | | |
-------------------------------------------------------------

主要指标表
财建05表
编制单位: 2000年12月31日 单位:元
------------------------------------
| 项 目 | 行次 | 金 额 |
|-----------------------|----|-----|
|一、汇编建设项目个数(个): | 1 | |
|-----------------------|----|-----|
|(一)经营性建设项目个数 | 2 | |
|-----------------------|----|-----|
| 其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项目个数 | 3 | |
|-----------------------|----|-----|
|(二)非经营性建设项目 | 4 | |
|-----------------------|----|-----|
|二、基建计划执行情况: | 5 | * |
|-----------------------|----|-----|
|(一)本年基建计划投资数 | 6 | |
|-----------------------|----|-----|
|(二)本年基建实际支出数 | 7 | |
|-----------------------|----|-----|

|三、交付使用资产情况: | 8 | * |
|-----------------------|----|-----|
| 交付使用资产合计 | 9 | |
|-----------------------|----|-----|
| 其中:用基建拨款形成的交付使用资产 | 10 | |
|-----------------------|----|-----|
|四、基建结余资金: | 11 | * |
|-----------------------|----|-----|
|(一)年初结余资金 | 12 | |
|-----------------------|----|-----|
|(二)年末结余资金 | 13 | |
|-----------------------|----|-----|
|五、本年自筹基建资金: | 14 | |
|-----------------------|----|-----|
|(一)中央各部门自筹基建资金 | 15 | |
|-----------------------|----|-----|
|1.中央财政资金 | 16 | |
|-----------------------|----|-----|
|2.中央各部门预算外资金 | 17 | |
|-----------------------|----|-----|
|3.中央各部门自有资金 | 18 | |
|-----------------------|----|-----|
|(二)省自筹基建资金 | 19 | |
|-----------------------|----|-----|
|1.省级财政资金 | 20 | |
|-----------------------|----|-----|
| 其中:城建资金 | 21 | |
|-----------------------|----|-----|
| 环保资金 | 22 | |
|-----------------------|----|-----|

|2.省级各部门预算外资金 | 23 | |
|-----------------------|----|-----|
|3.省级各部门自有资金 | 24 | |
|-----------------------|----|-----|
|(三)省以下自筹资金 | 25 | |
|-----------------------|----|-----|
|1.省以下各级财政资金 | 26 | |
|-----------------------|----|-----|
|2.各部门预算外资金 | 27 | |
|-----------------------|----|-----|
|3.各部门自有资金 | 28 | |
|-----------------------|----|-----|
|(四)企业自筹基建资金 | 29 | |
|-----------------------|----|-----|
|(五)行政事业单位自筹基建资金 | 30 | |
|-----------------------|----|-----|

|六、本年其他基建资金: | 31 | |
|-----------------------|----|-----|
|(一)社会集资 | 32 | |
|-----------------------|----|-----|
|(二)个人资金 | 33 | |
|-----------------------|----|-----|
|(三)其他单位拨入资金 | 34 | |
|-----------------------|----|-----|
|(四)捐赠 | 35 | |
|-----------------------|----|-----|

|七、国有资产总额: | 36 | |
|-----------------------|----|-----|
|(一)累计基建拨款 | 37 | |
|-----------------------|----|-----|
|(二)国有项目资本 | 38 | |
|-----------------------|----|-----|
|(三)国有项目资本公积 | 39 | |
|-----------------------|----|-----|
|(四)国有投资形成的交付使用资产 | 40 | |
|-----------------------|----|-----|
|(五)国有投资形成待核销投资 | 41 | |
|-----------------------|----|-----|
|(六)国有投资形成的转出投资 | 42 | |
|-----------------------|----|-----|
|(七)上级拨入资金 | 43 | |
|-----------------------|----|-----|
|(八)国有留成收入 | 44 | |
------------------------------------

附件二: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一、报表编制范围
本套报表适用于实行独立核算的国有建设单位。包括:当年安排基本建设投资,当年虽未安排投资但有在建工程、停缓建项目和资产已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项目的建设单位。凡经主管财政机关审核批准,基建财务与企业财务已经并轨的建设单位,不在本表编报范围。
二、报表封面
(一)封面内容
本套报表的封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反映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决算报表负责人、编报人员情况;下半部分主要反映基本建设单位代码、性质、级次等信息。
(二)指标解释
1.单位名称:指主管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全称。
2.财务负责人:指主管建设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3.填表人:指具体负责编制会计报表的人员。
4.电话号码:指建设单位财务机构所在地的电话号码。
5.报送日期:指报出报表的实际日期。
6.单位统一代码:指各建设单位按各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布核发的9位代码填列;如未领取统一代码的建设单位,根据《自编企业、单位临时代码规则》编制。
7.单位性质:指建设单位的性质,分别按行政、事业、企业选择填列。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建设单位和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均以企业性质填列。
8.隶属关系:本码由“行政隶属关系代码”和“部门标识代码”两部分组成。具体填报方法如下:
(1)中央单位:前6个空格为零,后3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编制。
(2)地方单位:前6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编制。具体编制方法:省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2位数字后加4个零表示;地市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前4位数字后加零表示;县级(及市辖区)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本身6位数字表示。后3个空格按照
单位财务或产权归口管理的部门、机构,比照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填报。
9.所在地区:指建设单位实际所在地,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99)实际填列。
三、资金平衡表(财建01表)
(一)主要内容和编报方法
本表主要反映建设单位年末各种建设资金的来源、资金占用以及增减变动情况。有关项目“年初数”应根据待审查批复或已批复的上年度决算的“年末数”数字填列。
(二)主要指标解释
1.待核销基建支出:反映非经营性建设项目发生的江河清障、航道清淤、飞播造林、补助群众造林、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取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费、项目报废等不能形成资产部分的投资支出。本项目根据“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经营性项目不填该项目。
2.转出投资:反映非经营性项目为项目配套而建成的、产权不归本单位的专用设施的实际成本。本项目根据“转出投资”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经营性项目不填该项目。
3.本年国债专项资金补助:反映建设单位本年收到由财政部门发行国债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本项目根据“基建拨款——本年国债专项资金补助”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4.本年专项建设基金拨款:反映建设单位本年收到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专项建设基金的拨款。本项目根据“基建拨款——本年专项建设基金拨款”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5.项目资本:反映管理经营性项目的建设单位取得的投资者投入的项目资本,分别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等组成。本项目根据“项目资本”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6.项目资本公积:反映管理经营性项目的建设单位取得的项目资本公积,包括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超过其注册的资本的差额、接受捐赠的财产等。本项目根据“项目资本公积”的年末余额填列。
7.基建投资借款:反映建设单位为完成基建计划按规定借入的各种投资借款的期末余额。根据“基建投资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其中:国债转贷资金单独列示。
(三)表内平衡关系
1行=(2+7+8+9)行;2行=(3+4+5+6)行;9行=(10+11+12+13)行;15行≥16行;17行≥18行;19行=(20+21+22+23+24+25)行;27行=(30+31+32)行;30行=(28-29)行;38行=(1+14
+15+17+19+26+27)行;39行=(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行;56行≥57行;57行≥58行;61行=(62+63+64+65+66+67+68)行;69行=(70+71+72+73
)行;76行=(39+54+55+56+59+60+61+69+74+75)行=38行。
四、基建投资表(财建02表)
(一)本表内容
本表主要反映建设项目自开始建设到本年年末止累计拨入、借入的基本建设资金以及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
本表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建设项目的概算数;第二部分反映自开始建设到年末止累计拨入、借入的基本建设投资数额;第三部分反映自开始建设到年末止累计发生的基本建设支出数额,包括累计已移交资产和在建工程等;第四部分反映建设项目性质和类型。
本表要求建设单位将管理的所有项目逐项填列,上报的数据软件中应包括所有分项内容,上报的报表只要求汇总表。
(二)主要指标解释
1.项目性质:按建设项目属于新建、扩建、续建或其他等类别分别填列。
2.项目类型:按项目属经营性还是非经营性填列,其中经营性项目分别按实行法人责任制和未实行法人责任制选择填列。
(三)表内和表间平衡关系
1.表内关系:3栏≥(4+6+7+8+9+11)栏;4栏≥5栏;12栏=(13+14+15+16+17+18+19)栏。
2.表间关系:(13+14+15+16)栏合计数≥01表2行;17栏合计数=01表9行年末数;18栏合计数≥01表7行;19栏合计数≥01表8行。
五、待摊投资明细表
(一)本表内容
本表反映建设单位发生的构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并按规定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支出的明细情况。表中宾栏的“本年数”栏按照待摊投资的各项目当年借方或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累计数”栏按照各项目自项目开始建设起到本年末累计发生数填列。
(二)主要指标解释
1.借款利息:反映建设单位使用投资借款发生的借款利息。本项目应根据“待摊投资——借款利息”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其中,使用基建基金借款发生的资金占用费还应单独反映。
2.财政贴息资金:反映建设单位收到财政拨入的应冲减利息支出的贴息资金。本项目应根据“待摊投资——借款利息”科目的本年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3.存款利息收入:反映建设单位将款项存入银行所实现的利息收入。本项目应根据“待摊投资——借款利息”科目的本年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4.已摊销数:反映建设单位自项目开工到本年末止已经摊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或核销的待摊投资额。
(三)表内和表间平衡关系
1.表内关系:(1+2+3+4+5+6+7+8+9+10+11+12-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行=32行。
2.表间关系:32行“累计数”-33行“累计数”=01表12行年末数。
六、基建借款情况表
(一)本表内容
本表反映建设单位年度各种基本建设借款的借入、归还、转入资本金及豁免等情况,用以检查年度基建投资借款计划和其他借款计划的执行情况。
(二)主要指标解释
1.商业银行投资借款:反映建设单位借入的商业银行发放的基建投资借款。本项目由“基建投资借款”科目的明细项分析填列。
2.本年贷款转资本金数:反映建设单位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计投资〔1996〕2801号、〔1998〕815号、财政部财基字〔1995〕747号、〔1998〕170号等有关文件规定,将相应的“拨改贷”等借款类建设资金本、息余额转为资本金的数额。
本项目根据有关科目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
(三)表内和表间关系
1.表内关系:1栏+(2+3)栏-(4+5)栏-(6+7)栏-(8+9)栏=10栏;1行=(2+3+5+8+9+10+11+12+13+14+15+16)行;3行≥4行;5行≥(6+7)行;17行≥18行;(1+17+19+20)行=21行。
2.表间关系:10栏1行=01表57行。
七、主要指标表
(一)本表内容
本表主要综合反映建设项目的总概算情况,包括基建计划投资、实际支出、资金结余、以及建设资金各项来源渠道等内容。本表由年度财务核算的各有关总账、明细账以及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填列。
(二)主要指标解释
1.国有资产总额:反映建设单位年末占有的国有资产总量。包括累计基建拨款、国有项目资本、国有项目资本公积及上级拨入资金、国有留成收入的年末余额。
2.累计基建拨款:反映建设单位从项目开始建设到本年末止的国家各项基建拨款的累计金额。本项目根据“基建拨款合计”的年末余额填列。
3.国有项目资本:反映建设单位项目资本中属国家及国有企业、单位投资形成的部分。本项目根据“项目资本”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
4.国有项目资本公积:反映建设单位项目资本公积中属国家及国有企业、单位的部分。本项目根据“项目资本公积”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
5.国有投资形成的交付使用资产:反映建设单位当年交付使用资产中由基建拨款、国有项目资本、国有项目资本公积形成的部分。本项目由“交付使用资产”科目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
6.国有投资形成待核销投资:反映建设单位当年核销资产中由基建拨款、国有项目资本、国有项目资本公积形成的部分。本项目由“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
7.国有投资形成的转出投资:反映建设单位当年转出投资中由基建拨款、国有项目资本、国有项目资本公积形成的部分。本项目由“转出投资”科目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
8.上级拨入资金:反映建设单位收到投资单位(主管部门或企业)投入的供建设单位组织管理基建活动使用的资金余额,本项目由“上级拨入资金”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9.国有留成收入:反映建设单位年末各项留成收入中属国有的部分。管理经营性项目的建设单位,在项目资本中有非国有法人单位投资时,按比例给予计算扣除。本项目由“留成收入”科目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其他各项指标仍按2000年的口径填列。
(三)表内和表间平衡关系
1.表内关系:1行=(2+4)行;2行≥3行;9行≥10行;14行=(15+19+25+29+30)行;15行=(16+17+18)行;19行=(20+23+24)行;20行≥(21+22)行;25行=(26+27+28)行;31行=(32+33+3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